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形勢下,大浪淘沙后,電纜企業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賺得盆滿缽滿,也有銷聲匿跡的。清明時節在即,在此祭奠下那些逝去的電纜企業,同時警示電纜企業生產經營切不可越過紅線。
1、長城電纜聯保導致破產
2014年4月,山東淄博長城電纜制造有限公司突然停產,這家企業注冊資本高達1億元人民幣,是鐵道部工程交易中心會員單位、中國石化總公司物資資源市場成員和中國石油電子采購供應商,是國家電力公司推薦的全國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所需主要設備產品及生產企業。此前生產狀況良好,破產事件發生得十分突然。經過多方求證,長城電纜破產的主要原因為:承擔其他企業的連帶保證責任。從法院處了解到,本次事件涉案資金共計近億元,涉及銀行有:齊商銀行、農商行、交通銀行和華夏銀行四家,其中齊商銀行資金損失或超5千萬。
2、潤佳電纜非法吸存 無力償還巨債破產
安徽潤佳電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電線電纜、儀器儀表等產品的專業化制造企業,占地面積達28萬平方米,總資產3.08億元,年生產能力30億元。2011年6月,潤佳電纜斥資8億建設二期工程,宣稱建成后年產值40億元。2010年,在潤佳電纜成立后,該公司董事長徐開華直接或間接向社會人員借款,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截止2013年7月份,徐開華以公司和個人名義向社會人員借款達5939.54萬元, 潤佳電纜因無法清償債務、缺乏清償能力,且公司已經無法正常經營,處于停產狀態,于2013年9月30日向池州市貴池區人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而法院則于10月8日裁定受理該破產申請。
3、恒源電纜欠巨債 仍擴建 終倒閉
江蘇恒源電纜有限公司位于江蘇宜興,是一家資產過億的電線電纜生產企業,國家機電部定點企業,擁有“資信AAA級企業”、“江蘇省明星企業”等榮譽。2013年因借貸糾紛,數千萬建設新廠區未建成卻連帶公司總部被法院拍賣。自2013年以來,恒源電纜被起訴的案件不在少數,包括了與其他公司的買賣合同糾紛、與銀行和貸款公司的金融借款糾紛、與私人的民間借貸糾紛等。目前已知牽涉其中的有中國建設銀行宜興支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無錫分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無錫分行三家,其中前兩家銀行分別與恒源電纜有近千萬的貸款糾紛。此外,買賣合同糾紛主要包括了宜興市金嘯銅業有限公司、宜興市陰陽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等,主要與電纜原料、電纜成品的買賣相關,具體詳情尚未可知。而民間借貸則少至數萬元,多至數十萬元不等,債主多為宜興人士。
電纜企業破產倒閉有其自身的經營策略問題,也受激烈的市場競爭影響。這也從側面反應了一些電纜企業內部不容樂觀的發展形勢,以及當前電纜行業激烈的競爭環境,行業內洗牌形勢呈進一步嚴峻的趨勢。
華星合金電纜-致力于為全球用戶提供“低碳、環保、節能”的電力傳輸材料為使命!從“芯”開始,用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