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作為核電站的重要組成部分,核電產業回暖或將推動核電纜需求量上升。
新一輪國際核電建設熱潮是國內電纜企業發展核電纜的良好契機。據了解,一座核電站所用的電纜種類和數量較多:按用途可分中壓電力電纜、低壓電力電纜、控制電纜、測量電纜和通信電纜5類。據業內人士估算,一座百萬千瓦級的核電機組,所需各類電纜總長約3000千米,平均每千米7萬元,2012~2020年我國核電電纜市場空間合計142億元,年均16億元。我國核電纜行業也有望借此機會獲得突破性發展。
世界核能協會的數據顯示,到2030年國際核電市場將新增160臺左右機組,新增投資達15000億美元。這對國內三大核電集團和設備供應商都是極具吸引力,也是核電設備供貨商開拓國際市場的大好機會。隨著國際能源供應形勢日趨緊張,為滿足電力需求的快速增長和更好地保護環境,核能發電再次引起各國的興趣,全球核電熱潮將為纜業帶來巨大商機。
從核電站外圍到安全殼內,從K3類電纜到K1類電纜,從儀控電纜到中低壓 電力電纜,從二代加到三代,上上電纜已形成為核電站提供全方位系統供貨能力,產品在國內幾乎所有已建和在建的核電站上得到廣泛應用,逐步成就了上上電纜在國內核電站用核級電纜供貨中的第一供應商的地位。二代加核電K1類電纜的成功開發,打破了國外長期以來的壟斷,三代核電殼內電纜的開發,更是填補了世界空白,為核級電纜走出國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不管是官方態度,還是產業自身釋放出的強勁勢頭,都預示著2014年或將是核電產業穩步提速前進的回暖之年。
目前,核電“走出去”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去年10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印發建立服務核電企業科學發展協調工作機制方案的通知》。《通知》不僅對核電企業“走出去”給予方向性指引,并且要推動將核電“走出去”作為中國與潛在核電輸入國雙邊政治、經濟交往的重要議題。《通知》在“服務核電走出去戰略”一項中稱,中國將“加強對核電出口的組織和領導,支持企業以工程建設、設備制造、技術支持和國家銀行貸款等多元化方式參與國際項目競爭”。這被業界視為中國首次正式把核電“走出去”上升為國家戰略。
事實上,中國核電“走出去”已經得到國外用戶的認可。7月18日,中國與阿根廷簽署發表中阿聯合聲明,聲明中提出,中阿雙方簽署了“關于合作在阿根廷建設重水堆核電站的協議”。6月,中英雙方就核電等領域簽署《聯合聲明》,英方歡迎中國企業繼續在英投資核電、高鐵等項目,中國三大核電公司與當地核電公司簽署了相關合作的備忘錄。
由于核電站對于核級電纜的標準要求很高,目前國內盡管有專門研發和生產核級電纜的電纜企業,但是真正能夠生產出優秀的核級電纜的企業還在少數。全球核電熱潮將為纜業帶來巨大商機的同時,我國核電纜生產廠商需加強對核電纜核心技術的消化吸收、應用及工藝的創新、質量的管控等綜合提升,增強產品國際化競爭力。
華星合金電纜-致力于為全球用戶提供“低碳、環保、節能”的電力傳輸材料為使命!從“芯”開始,用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