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辦下發中央編辦、質檢總局《關于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到2015年基本完成事業單位性質機構整合。這自然也涉及到分布在全國各地、與線纜企業息息相關的數百家各類線纜質檢機構。線纜企業幾乎每天都在與質檢機構打交道,酸甜苦辣的感受只有線纜企業才有真實體會。其實,線纜企業早就期待著質檢機構的改革,不僅減少產品質量管理成本和反反復復的產品檢測費用,而且也為企業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
國家電線電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蘇)有人就目前國內質檢機構的情況做了詳細的揭示和評價,從質檢機構本身的角度提出了改革的建議,指出在各等級、各檔次、各行業的質檢機構那個行當里,要實現上述改革也并非容易之舉。
當然,質檢機構的轉型改制,雖然不能包治百病,但至少能讓它們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與廣大企業緊密聯系在一起,以市場法則對其進行競爭性改造,逐步培育起自己的社會權威,真正成為脫離政府色彩的獨立質檢機構。說到這里,不禁想起美國的UL(美國保險商實驗室)和英國的BASEC(英國電纜認證服務機構)。
美國的UL是世界公認的、極具全球權威性的民間電氣產品安全檢測機構。沒有UL認證就是不能上市,已成為社會公知。這就是世界著名的獨立檢測機構的權威,不論是產品制造商還是用戶,都值得信賴。
英國的BASEC是專門針對線纜產品認證的民間機構。世界各國尤其歐盟國家,也越來越認可BASEC認證過的產品。BASEC認證的宗旨,是在電纜質量問題上成為電纜行業的發言人,并在英國和歐洲重要的決策論壇上,可以代表行業提出看法。BASEC通過獨立并定期的檢驗和評估,確保線纜產品的符合性、安全性和質量水平,增加消費者的信心。
我國線纜質檢機構也確實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是否也需要努力培育出像UL和BASEC那樣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尚待質檢機構改革的具體決策。不過,線纜企業期待著,如果在我國也有那樣知名、權威、與國際接軌的檢測機構,必將受到線纜企業的歡迎。
華星合金電纜-致力于為全球用戶提供“低碳、環保、節能”的電力傳輸材料為使命!從“芯”開始,用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