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隨著化石燃料日趨減少、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綠色能源愈發被重視,太陽能這種清潔、可再生、儲量巨大的新能源正在被逐漸加大開發。
4月8日在上海舉行的2014中國國際智能電網論壇上,專家們就如何開發太陽能發電產業進行分析。
上海電機學院教務處長劉軍表示:“目前人們關心更多的是太陽能光伏發電,而對太陽能熱發電接觸卻不是特別多。在中國國家能源局編制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布局。“國家規劃到‘十二五’末期,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2100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裝機100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安裝容量1000萬千瓦,而太陽能熱發電裝機僅為100萬千瓦。”
專家們分別從原材料、產品、生產設備、系統集成和產業服務這幾個環節對我國太陽能熱發電產業鏈作了詳盡的分析:
1. 原材料:膜層材料、琉璃反射涂層材料、特種玻璃、吸熱介質、儲熱材料等,除一些高溫導熱油我國還缺乏技術和相應產品外,大部分原材料在我國不存在障礙。
2. 產品環節:定日鏡整機、槽式聚光器、傳動箱、吸熱器、儲熱技術、換熱器等,我國的研發水平和生產能力近幾年有所增強。
3. 生產設備:槽式聚光器、定日鏡、菲涅爾聚光器的生產線在我國還沒有,面型精度檢測儀器和方法等還幾乎是空白,專用的低速大扭矩減速機生產工藝目前還不成熟,這對產品品質的保障存在一定隱患。
4. 系統集成:基本沒有全商業化運行的太陽能熱發電站案例,系統集成的經驗相對缺
5. 產業服務:太陽能熱發電的相關產品標準、檢測、認證等支撐體系嚴重缺乏,產業服務環節基本是空白。
關于發電產業雖然已經開始了相關部件的生產及示范電站的建設工作,但進展緩慢,在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及產品的產業化方面還存在瓶頸。我國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的發展急需提速。
華星合金電纜-致力于為全球用戶提供“低碳、環保、節能”的電力傳輸材料為使命!從“芯”開始,用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