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新能源發展勢頭非常迅猛,按照規劃,2050年風電和光伏的裝機容量都將達到10億千瓦。但與新能源發展相伴,棄風棄光現象非常嚴重。究其原因,是因為新能源發電具有不穩定性和間歇性,大規模開發和利用將使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從某種意義上說,儲能技術應用的程度將決定新能源的發展水平。
儲能技術的發展,關鍵是電池技術的進步。中科院電工所儲能技術研究組組長陳永翀認為,“可再生能源+儲能”是新能源發展的必然選擇,而儲能應用場景的復雜性決定了儲能電池技術的多元化發展方向。“未來針對電力調峰儲能的大容量電池和電力調頻儲能的大功率電池,還有待技術的創新突破。”陳永翀說,儲能電池包括六大技術內涵,其中,電池材料是基礎,但并不是儲能電池技術研究的全部。
他建議,以后基礎探索類項目可以偏重于新材料的研究,而技術工程類項目則應注重其它非材料技術方面的立項突破。“在已有商業及示范儲能電站的經驗基礎上,圍繞‘低成本、長壽命、高安全、易回收’的總體目標,發展各類容量型峰谷儲能電池、功率型調頻儲能電池和能量型復合儲能電池,與其它類型儲能技術配合,支撐儲能產業的快速發展。”
在陳永翀看來,儲能的春天已經到來,產業開始萌芽、開花,但從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到降低可再生能源利用成本,或者說從產業萌芽的春天到蓬勃發展的夏天,任重道遠。
華星合金電纜-致力于為全球用戶提供“低碳、環保、節能”的電力傳輸材料為使命!從“芯”開始,用心服務。